冯志刚 ||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守正”与“创新”
导读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自主培育,既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守正”,也要推进“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之“创新”。笔者结合上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针对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学校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工作,提出几点“创新”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各级各类学校育人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着力造就”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自主培育,既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守正”,也要推进“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之“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自主培育之“守正”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是指为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才,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关注有天赋、强潜能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促其达到“志、趣、能合一”。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阶段,“守正”是基础。学校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将自身发展志向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理想、信念、责任等紧密相连,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踏实前行,勇于试错、笑对挫折,在不断“摔倒”中逐步聚焦。学校应有意识地促进那些有天赋、强潜能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构成,让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泳道”,对自己的优势潜能有所体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当前社会已经形成共识,我国已进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新时期,基础教育理应把握机遇,对接“国家需要”。
虽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不是一个新命题,但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很多。譬如,如何补齐基础教育阶段对拔尖学生(包括超常儿童、资质相对优异学生、强潜能学生等)的教育短板,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笔者认为,唯有持续深化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打通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段之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育人通道,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践探究,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贯通、资源贯通、评价贯通与制度贯通,才能走出一条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此外,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是分领域的,学校教育要尊重差异、呵护天性,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以“守正”。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先生曾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四个维度、八个方面的衡量指标,一是激活内动力,包括责任与思想境界、兴趣与潜能的匹配;二是创新素养养成,包括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思维的跳跃性与缜密性;三是创新人格养成,包括钻研与痴迷、坚忍性;四是基于志趣集聚的发展指向性领域,包括个性化知识构成、基于一定领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一直是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上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指南。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路径探索,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从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任务出发,关注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促进拔尖学生培养的初高中衔接、大中学衔接,在方向引领、专业支撑、课程建设、资源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自主培育之“创新”
基础教育阶段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要走出自主培养的“创新”之路,在“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原则上,开辟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通道。我们要立足于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发展需要,把握国际教育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共通要素,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之路。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新路探索,需要在“五育融合”的基础上,建立以学术素养培育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性观念。针对拔尖学生早期系统培养认识不深、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等难题,我们要将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学生的志趣激活与潜能开发引导到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卡脖子”技术、关键领域的基础性与战略性人才需求之路上;要打破学科与学段界限,创设各类创新空间、学术平台与实验室资源等,促进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跨学科领域乃至超学科领域的学术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现结合我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针对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学校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创新”建议。
其一,建立适合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学生发展的专门课程体系。对于拔尖学生,学校既要关注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对他们的志趣引领、潜能开发及创新思维与人格的培育;要立足于对国家科技发展自立自强的战略领域、关键领域人才短缺问题的关注,构建异质化、多领域、现代性、系统性的专门课程,让学生在了解感兴趣领域前沿趋势的基础上,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在认知、判断、选择、探索中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继而能够在创新黄金期投身国家战略领域,成为国之栋梁。
学校可以探索建立具有先修性质的专门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这已成为国际上的教育共识。如开设国际文凭课程,以课程的选择性、现代性、探究性,促进不同类型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深度学习。此外,学校还要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及时更新课程方案,凸显“学科群”“大概念”思维,促进跨领域、跨学科人才培育,从而以适合的专业课程引导拔尖学生在成长成才之路上攀登。
其二,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践研究。与欧美国家的超常儿童教育、资优生教育研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视野下,需要在大学“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实践、实验研究,为客观存在的拔尖学生提供适宜的成长土壤。各地要大胆鼓励一批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同时融入国际教育(主要是自然科学领域)中合理科学、可以为本土化改造所用的元素,扎根我国教育土壤,创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
以上海中学为例,学校从2008年开始率先探索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在“点”上设置科技班、工程班,提供物理学、化学、工程、通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13个领域的专门课程;在“面”上开设金融学、法学、人体医学、软件工程等多个实验组课程。这些实验班与实验组专门课程,与17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聚焦“基础学科学术引领”,强调“跨领域组合学习”,关注“国家战略领域前沿”,强化“高观点思维引领”,开展基于问题的深度交流,促进学生基于感兴趣领域的专门知识积淀、课题与项目探究等。
其三,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育人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育拔尖学生,仅仅靠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需要大力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育人,包括引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学生导师,由大师引领学生成长方向;合作开发适合拔尖学生成长需要的专门课程,促进志趣聚焦与潜能开发,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多领域、跨领域的课程选择中,不断体验感悟,激活内在学习动机,夯实基础,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创新动力;建设促进拔尖学生兴趣激活、能力开发的实验室和培养基地资源,进行实践磨砺;组建基于兴趣的深度学习探究共同体,引导学生形成阶段最佳发展取向。
合作育人机制无论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而言,还是对高校、科研院所来说,都是一种“赋能”与“拓局”。它既能给拔尖学生成长赋能,也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更具战略全局思维,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提升合作育人效能,增强参与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的使命感,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解决现存的问题,打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进而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新范式。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既要夯实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基,也要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打造合适的发展平台,走出一条人才自主培养的创新之路,为我国发展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2期 · 特别专题
文章编辑:黄子珂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